推广 热搜: 道德  2025  一大  胃部  XK00010  花香  苏苏  水平  加热器  哪种 

新能源行业中期策略:重供给格局,掘金海风、N型电池及绿氢

   日期:2023-08-09     来源:腾讯网    浏览:1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第一部分海上风电:国内外需求向好,把握四大细分趋势2023年国内海上风机招标量有望呈现前低后高据我们不完全统计,2022年国内海
 第一部分 海上风电:国内外需求向好,把握四大细分趋势

2023年国内海上风机招标量有望呈现前低后高

据我们不完全统计,2022年国内海上风机招标规模约14.4GW(广东等市场的招标规模统计可能存在一定偏差),广东和山东是两大主 要市场;2023年一季度,国内海上风机招标规模约1.6GW。尽管年初以来国内海上风机招标数据平淡,考虑各省海上风电项目的推进情况,预计2023年全年国内海上风机招标规模仍有望达到 19.0GW,增量主要来自广东和山东之外的市场。

国管海域项目竞配启动

 

2023年5月,广东省发布《广东省2023年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工作方案》,竞配规模合计23GW。其中,省管海域项目15个,对应的 装机容量7GW,包括湛江市2个、70万千瓦,阳江市6个、300万千瓦,江门市2个、80万千瓦,珠海市2个、100万千瓦,汕尾市3个、 150万千瓦;国管海域项目15个,装机规模16GW,其中汕头5个、500万千瓦,汕尾4个、400万千瓦,揭阳3个、400万千瓦,潮州3个、 300万千瓦。本轮竞配不以上网电价作为竞配因素,参与配置的海上风电项目上网电价执行广东省燃煤发电基准价。

2023年国内海风新增装机有望接近10GW

根据中国风能协会披露数据,2022年国内海上风电吊装规模5.2GW左右,估计主要分布在广东、山东、浙江、福建等区域。2023年一 季度,主要风机企业海上风机交付规模偏低。二季度以来,国内多个海上风电项目开启风机吊装,预计2023年全年国内海上风机的吊装规模仍有望达到10GW左右,同比实现接近 翻倍的增长。预计2023-2025年国内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复合增速接近40%。

欧洲:海上风电已经具备非常突出的经济性

2022年英国开展了第四轮海上风电项目差价合约拍卖,共包括5个海风项目,合计规模约规模7GW。在本轮拍卖的所有可再生能源项 目中,海上风电项目的上网电价为37.35英镑/MWh(折合人民币约0.303元/千瓦时),属于上网电价最低的类型,低于陆上风电的 42.47英镑/MWh和光伏的45.99英镑/MWh,凸显欧洲海上风电的经济性优势。

亚太地区:海上风电发展潜力突出

日本、韩国、中国台湾等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相对匮乏,尽管气电和煤电是这些地区的 主力电源品种,但天然气和煤炭几乎完全依赖进口,存在较为严重的能源对外依存度 高的问题,同时也面临能源低碳转型的压力。2021年日本修订了《能源基本计划》, 上调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目标。2023年初,中国台湾正式宣布了第三阶段第一轮拍卖结果——遴选8家企业作为7个项 目总容量约3GW的海上风电开发商,这些项目全部为无补贴项目,计划于2026-2027 年投运。日本政府已于2022年12月底启动了第二轮海上风电拍卖,新一轮拍卖可提供 至少1.8GW的海上风电容量,预计将于2023年底至2024年3月之间宣布中选者。根据全球风能协会的预测,未来五年(2023-2027),中国台湾、韩国、越南、日本 有望合计投运12.3GW的海上风电项目。

美国:即将步入加速成长期

2021年3月,拜登政府宣布到2030年美国将部署30GW的海上风电项目,2022年9月,拜登政府宣布了一项到2035年安装15GW漂浮式海 上风力发电装置的计划。截至2022年底美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仅42MW。截至2022年底,美国有合计达51.4GW的32个租约项目(已完成海床租赁)处于开发流程当中,其中,处于早期开发(Early development)过程的项目33.9GW,已经进入到后期开发(Advanced development)阶段的项目约16.6GW(纽约州、新泽西州、马萨 诸塞州位列前三,分别为4.4GW、3.8GW、3.2GW)。目前在建的项目主要是装机容量806MW的Vineyard Wind项目和132MW的South Fork Wind Farm项目。按照全球风能协会预测,北美市场2023-2025年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分别为0.5、1.7、3.8GW。

海风出口:风电整机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海外市场

目前具有公开海外海上风机销售业绩和订单的风机企 业主要是明阳智能。与海外海上风机巨头相比,国内 海上风机价格具有明显的优势。明阳已经在意大利、日本、越南、英国等市场获得海 风风机订单,尽管规模不大,考虑这些海外市场具有 较大的发展潜力,未来海上风机出口值得期待。除此 以外,明阳在巴西、最新777第四色米奇影视、韩国等市场也在进行布 局,未来具有较大拓展潜力。

柔直外送:国内已投运海风柔直项目1个,在建1个

已投运:1GW外送海风柔直项目1个。三峡如东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示范项目2021年投运,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已投运的海 上风电柔直外送项目。该项目送出方案如下:如东H6风电场(400MW)、H10风电(400MW)及远期拟扩建(300MW)的风电场的 场区内各新建一座220kV海上交流升压站,风电机组发出的电能通过35kV海缆汇集至海上交流升压站的35kV线侧,经主变升压至220kV, 每个220kV升压站均采用2回220kV交流海缆接至海上柔直换流站(离岸直线距离约70km),经海上换流站整流后采用±400kV的直流 海缆接至陆上换流站。在建:2GW外送海风柔直项目1个。目前在建的柔直外送海风项目是三峡阳江青洲五、七,三峡阳江青洲五、七单体容量各1GW,经 由1个容量2000MW的海上换流站及2根±500kV直流海缆连接至陆上集控中心。

漂浮式海风:降本路径较为清晰,未来前景可期

未来主要的降本路径包括:1、风机大型化:单机容量提升对于漂浮式项目降本效果明显,2011年投运的WindFloat 1样机的单机容量 2MW,2021年投运的Kincardine项目单机容量9.5MW,虽然后者单机容量是前者的近5倍,但漂浮式基础的重量不到前者的2倍 , 而深 远海风资源较好,更利于机组大型化。2 、 单体规模的增大和规模效应 :漂浮式风电场单体规模的增大是降本的关键,这在Hywind Demo(2.3MW)、Hywind Scotland(30MW)、Hywind Tampen(88MW)等实际项目上已经体现,随着单体规模达到200MW以上, 漂浮式海上风电的单位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有望进一步快速下降。3、浮式基础、锚固系统、风机的优化设计。

第二部分 光伏:需求旺盛,关注板块业绩分化与价值回归

需求旺盛:产业链价格下行,驱动国内光伏装机高增

受硅料价格上涨影响,过去两年光伏组件的价格处于高位,一定程度影响地面电站建设进度。2023年以来,硅料新增产能陆续释放, 光伏产业链价格开启下行通道,刺激终端需求释放,组件集采招标处于高位,2022年延迟的项目加速安装并网,需求持续向好。2023年一季度,国内光伏发电新增装机33.66GW,同比增长154.81%;其中集中式新增15.53GW,同比增长257.8%,分布式新增 18.13GW,同比增长104.4%。截至2023年3月,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已达425.89GW,超越水电成为全国第二大电源类型。2023年1-4 月,国内新增光伏装机48.31GW,同比增长186.2%,超过去年前8个月的新增并网体量;其中4月单月新增14.7GW,同比增长299.2%, 国内需求超预期增长。

海外需求旺盛,出口数据亮眼

海外需求旺盛,光伏组件出口保持高位。在经历了2022年全球光伏需求和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高增后, 2023年海外光伏市场依然保持高 热度。根据Infolink统计,今年3月我国组件出口创高峰,1-4月我国光伏组件累积出口69GW,同比增长约41%,其中4月出口虽环比下 降14.8%,但同比仍有约53%的增长,且出口规模大于去年7月的旺季水平,显示2023年出口的快速成长。从区域看,1-4月欧洲累积从 中国进口组件约40GW,占据出口份额的58%,为我国最主要的海外市场。亚太地区1-4月累积从中国进口12.65GW组件,占比约18%, 其中印度累积进口约1.7GW。美洲市场1-4月从中国进口10GW组件,占比约14%。

欧洲:《绿色协议产业计划》加大本土光伏制造扶持力度

欧洲产业扶持政策对我国远期光伏出口产生不确定性。2022年欧洲受俄乌冲突影响,能源价格快速上升,降低对传统和新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渐成共识。美国2022年8月发布《通胀削减法案》后,吸引 大量欧洲企业将产业转移至美国,2023年欧盟发布《绿色协议产业计划》以抗衡。政策刺激下,Meyer Burger、3Sun、Carbon、AE Solar等欧洲 企业扩产加速。2022年12月,欧委会启动欧洲太阳能光伏产业联盟,旨在创建完整太阳能光伏价值链、减少依赖,欧盟将在2025年实现全价值链30GW制造能力。

我国光伏各环节产能快速扩张,竞争加剧

随着各环节产能扩产,行业供给瓶颈问题得到解决,但也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风险。根据Infolink统计,若按当前企业扩产计划,到 2023年底各环节的名义总产能或将超过800GW,其中一线厂家的产能或足以满足需求,集中度的提高可能导致二、三线厂家在市场淡 季时难以维持市占,厂家间的竞争愈加激烈;同时龙头企业的垂直整合布局、海外扩产计划等也将大幅影响竞争格局。当前,N型硅 料、硅片、电池、组件渗透率逐步提升,N型电池组件与P型之间溢价坚挺,在产能结构性过剩的情况下,先进产能仍是供需紧张的。

新型电池:N型电池渗透率快速提升,TOPCon呈爆发式增长

当前,多种N型技术路线竞相发展,共同形成对P型电池的迭代。TOPCon经济性与性价比优势显著,晶科、天合、晶澳、通威、一 道、钧达等光伏新老玩家纷纷宣布TOPCon扩产计划,2022年TOPCon电池产能规模约100GW,目前整体产能规划超过800GW,到2023 年底名义产能有望超过500GW。目前TOPCon领先企业一体化成本已与PERC持平,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5%以上,年底有望达到26%。HJT 处于降本提效关键期,以华晟、日升、爱康、金刚为代表的新老光伏企业积极参与HJT投资布局,年底产能有望突破50GW。BC类电池 技术延伸性优越,爱旭布局ABC电池组件(N-IBC),隆基布局HPBC技术路线,针对分布式市场有望获得差异化竞争红利。

TOPCon较PERC溢价坚挺,成本效率良率差异将驱动企业业绩分化

TOPCon为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电池,在后PERC时代逐步确立扩产主流地位。该技术在电池背表面制备一层超薄隧穿氧化层和高掺杂的 n型多晶硅薄层,形成钝化接触结构,降低背面金属复合,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和转换效率。

第三部分 储能:需求景气、竞争加剧,吹尽狂沙始到金

国内市场:大储装机和招标火热,1-5月招标规模57.5GWh

国内大储装机高速增长,一季度并网2.4GWh,实现“开门红”。根据CNESA数据,2022年 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7.3GW/15.9GWh,功率/容量规模分别同比增长200%/280%(CNESA统 计口径);其中大储装机14.6GWh,占新增容量的90%。一季度大储装机火热,储能与电力 市场统计,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大储项目并网/投运规模达1.1GW/2.4GWh,创历年新高;4- 5月并网或开始建设的项目超过12.8GWh,年内有望逐步落地。

美国市场:全球大储主力市场,项目储备丰富,预计2023年新增装机超20GWh

美国是全球储能主力市场之一,2022年储能新增装机4.8GW/12.2GWh,以大储为主。2022年,美 国储能新增装机4.80GW/12.18GWh,功率规模约占全球的24%。其中,表前大储装机4.01GW,同 比增长34.6%,功率占2022年全美装机规模的84%。

欧洲市场:英国引领欧洲大储装机,2023年有望发力

欧洲大储市场初具规模。根据EASE数据,2022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约4.5GW,其中大储 装机2GW,功率规模占比44%。EASE预计,2023年欧洲储能新增装机将超过6GW,其中 表前大储至少为3.5GW。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增加,大储在欧洲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 重。

英国为欧洲大储增长主力。英国辅助服务市场回报丰厚,驱动大储装机高增,装机量居 欧洲首位。2022年,英国大储新增装机830MWh,累计装机2.4GW/2.6GWh。根据Solar Media数据,截至2022年底,英国已有20.2GW大储项目获批,将在3-4年内完成建设;已规划或部署储能系统61.5GW,增长空间广阔。此外,意大利、爱尔兰亦有增长空 间,EASE预计两国2022年新增大储装机分别达800/200MW。

电池环节:储能电池出货高增、价格下探

储能锂电池市场高速增长,2022年全球出货量143GWh。根据起点锂电数 据,2021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70.6GWh;Infolink统计2022年全球储能 锂电池出货量142.7GWh,同比翻倍增长。起点锂电预测,2023年全球储 能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246GWh。

PCS和系统集成:中标均价下探,市场份额有望开始向头部集中

储能系统中标规模高增的同时,价格逐步下探。据我们不完全统计,2023年1-5月,国内储能开标项目共11.1GW/31.5GWh,其中储能 系统开标4.3GW/11.6GWh。储能系统中标均价持续下探,1-5月国内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分别为1.47/1.30/1.22/1.21/1.08元/Wh,较2022 年1.56元/Wh的均价明显降低。储能系统的降价虽然有碳酸锂降价的传导因素,但也反映了系统集成环节竞争的加剧。

第四部分 氢能:绿氢经济性显现,电解槽放量在即

风光装机高增、政策高度重视,绿氢产业开启新篇

风光装机高增,绿氢发展迎来拐点。2022年,全球风 电、光伏累计装机规模已接近2TW。可再生能源产业 大规模发展使绿电价格持续下降,逐步带动绿氢制备 成本下行,产生经济性;同时大规模风光装机也带来 一定的消纳需求,绿氢产业有望提速。政策驱动下,我国绿氢产业开启新篇。我国国家层面 日益重视和认可氢能的战略重要性,2022年3月,国家 发改委、能源局发布《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(2021-2035 年)》,明确了氢能的战略定位,并提出 了氢能产业一系列发展目标,我国氢产业开启新篇。

降本潜力:电价下降、电解槽降本增效,绿氢实现经济性可期

影响单位制氢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电价、单位电耗、设备单价、运行寿命等因素。随 着后续风光发电LCOE下降、电解槽量产降本、效率提升和寿命增加,电解水制氢成本 有望逐步接近工业副产氢甚至煤制氢,实现经济性。我们分情景测算了两种电解水制氢方案的降本潜力,假设中期和远期单位电价分别降 至0.20和0.15元,年运行小时数增加至4000和5000h(假设使用年限保持25年不变)。

全球电解水制氢步入快速成长期,电解槽装机和扩产提速

电解槽装机步入高速成长期。电解槽是用于电解水制氢的主要设备。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技术布局和产业链发展,全球制氢电解槽装机 步入快速成长阶段,2021年全球新增装机209MW,同比增长2.4倍;IEA预计,2022和2023年全球制氢电解槽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0.9和 4.1GW,总装机分别达到1.4GW和5.5GW;净零排放目标下,2030年全球制氢电解槽累计装机将达到720GW。中国和欧洲引领,全球电解槽产能高速增长。IEA统计,2021年全球电解槽总产能8.0GW/年,其中欧洲和中国产能分别为3.5和 2.9GW,占比分别为44%和36%。IEA预计,2023/2025年全球电解槽总产能将分别达到21.5和45.1GW/年,欧洲和中国电解槽产能合计 占全球的85%/68%;2021-2025年全球电解槽总产能复合增长率达到54.1%。

碱性电解槽:“大标方”趋势下,制造工艺、集成能力和材料技术构成壁垒

碱性电解槽“大标方”趋势明显,厂商致力于提高 单槽产氢量。碱性电解技术已趋成熟,降本增效是 商业化推广的关键。提高电解槽单体产氢量,有助 于降低单位设备投资、摊薄运维成本,是降本增效 的重要路径。目前,主流厂商均已推出单体产量 1000Nm3 /h以上的“大标方”电解槽。

原文链接:http://www.sjgfc.com/news/show-6020.html,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。
以上就是关于新能源行业中期策略:重供给格局,掘金海风、N型电池及绿氢全部的内容,关注我们,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。
 
打赏
 
更多>同类资讯
0相关评论

推荐资讯
网站首页  |  VIP套餐介绍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SITEMAPS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