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咨询和恋爱的共同点是,不止看条件,也看感觉。有人问:“怎么样算匹配,一个一个尝试吗?”我选咨询师的时候,一般是看简历+看文章+看脸。文章和照片能够提供很多信息,是潜意识的吸引。在筛选过简历,文章和照片看着还顺眼的基础上,可以约一次咨询试试看。有时候确实要多尝试几个,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。我听有的同行说,不止可以找看着喜欢的咨询师,也可以找看着讨厌的咨询师,因为这些都是强烈的移情,可以成为理解你的线索。我自己肯定不会找看着讨厌的咨询师,不过这也是一种观点吧,放在这里供参考。影响咨询时间的各种变量就说到这里。来访者为什么要问“心理咨询需要多久”呢?这也是个有趣的问题。
记得初中毕业前,我爷爷还计划着让我去保定学厨师。他们对我的期望并不是很高,学门手艺,能养活自己,能成家立业,就够了。但能这样想的现在毕竟不多,大多数还是在望子成龙的思想所驱动下,会产生一个看似正确的逻辑:小学好好学习考好初中,初中好好学习考好高中,高中好好学习考好大学,然后上好研究生,找好工作,迎娶白富美,当上CEO,走上人生。我以前在北京工作时,接触了许多问题少年,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这个逻辑。让小孩子从小学就失去了玩的自由,每天除了上课,就是不讲其数的补习班,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但是这样扼杀青少年天性的教育,一定会激发反抗。这并不是父母要害孩子或者孩子就不孝。而是现代文明与封封建孔儒之间的较量。只不过是通过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了。
我这里想说的是,青少年阅历少,对于许多事还看不透,很容易着了别人的道,所以家长的管教与陪伴是必要的,但是过多的干预,甚至是替代孩子活着,则会引起孩子的反感,进而是反抗,因为这和借尸还魂相似。生命的精彩、奇妙之处,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,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走向何方。
我看过为了省事的家长所手机给孩子一丢,然后自己去聊天或的,也见过每天把孩子所有的事都包办了,孩子没有活出一点自我的,也见过从来对自己的孩子不满,整天羡慕别人家孩子的。这样家庭环境下的孩子,能不出问题吗?
别随便划“等号” 由于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,对事情的要求有不同的规则。比如一对新婚夫妻,妻子坚持牙膏要从底部开始挤,丈夫却从中间一捏,就把牙膏挤出来了。妻子会说牙膏本来就该从底部挤,丈夫会说:“你的本来和我的本来,本来就不一样。”我们来自不同的家庭,有不同的习惯和规则。比如一个原生家庭家教严格,亲密度高的妻子新年陪原生家庭关系疏离的丈夫回家,吃完年夜晚丈夫一家人四散离开,看电视的看电视,玩的玩,留下新媳妇一个人在饭桌边面对满目杯盘,丈夫看也不看自己一眼,妻子感到非常受伤,以致哭泣。等到丈夫回妻子家的时候,大早初一,一家人早起煮好饺子,穿戴整齐坐在桌前等着父母的新祝福,新女婿却还在床上睡觉,妻子把他匆匆叫下来,感到特没面子,倍受伤害。
但是,当你没有感受到爱的时候,并不代表爱不在身边。也许每一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。
当你觉得受伤的时候,并不代表别人故意要伤害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