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业操作要求:1. 严格按照导卫配制表选择正确的导卫组件。但是,近随着管坯材料的高合金化和轧制条件的恶化,上述材料的导卫装置已不能满足要求,存在的主要问题。2. 安装前要认真检查所使用部件的各部位尺寸、表面质量,全部合格方可使用。已使用 过的部件再次使用前要仔细检查磨损情况,不符合要求的全部剔出,并根据情况进行修复或报废。3. 用不起毛的清洁材料将所有零件清洗干净,不得有油污、锈迹和其他脏物。4. 滚动导卫的安装要保证两导辊辊径相同、孔型一致。采用样棒进行对中调整,样棒的 尺寸与形状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,调整时先装入进口导板用样棒检验导辊间隙,确保导辊与样棒吻合。对于粗轧使用的大规格滚动导卫,可使用测量导辊辊缝的方法。 5. 导辊轴承装配时,用铜棒将轴承外圈轻轻打入导辊上下端的轴承位,要确保打到空底, 轴承内芯放入上下轴承外圈中,盖合适的密封盖于上下轴承。 6. 滚动导卫的蜗轮、蜗杆要涂抹润滑干油。7. 安装导卫的油气润滑管路和冷却管路前要用压缩空气检查,确保油、水管路畅通。 8. 各导卫所有导板、鼻锥安装要端正,所有螺丝均要坚固到位。9. 导辊轴装拆时,用铜棒轻轻敲击,以防止变形及上下端螺纹损坏,导辊轴安装好后, 用铜棒敲击导辊上下端面并进一步旋紧螺母,减小轴向间隙并保证导辊转动自如。 10. 左右调整轮要对称安装,并加好垫片,保证一定的调整余量。 11. 导卫付、导辊、鼻锥的中心线必须重合。12. 导卫付前端(或鼻锥前端)上下弧面与轧槽上下间隙相等。
二切分导卫轧制条件1. 保证12H来料符合工艺要求,用12V来料进行精轧每架次的料型 测量,要符合轧制表上的工艺要求。将整体结构的外盒体和内盒体合并在一起,保留外盒体的下部燕尾,与内盒体设计在一起,这样易于快速装卸。2. 保证13H轧辊两头辊间隙一致。3. 14V进口导卫间隙与来料相符。保证14V料型符合工艺要求。 4. 15H进口滚动导卫导辊间隙调整与料型相符,导卫应装对轧槽, 保证料型符合要求。5. 16H同15H导卫的调整。6. 轧辊间隙应该按工艺要求,看实际轧辊的弹跳大小来定。 7. 16H出口导卫的切分,切分刀片应与切分轮对齐,保证良好润滑和安装。8. 保证17H的进出口导卫与轧槽相对准,再使轧辊的辊缝符合工艺 要求,两头辊缝一致。9. 要保证成品架次的进出口导卫的正确安装,紧固。
热轧椭圆轧件进口滚动导卫属于金属的轧制,尤其涉及金属轧件的矫直、导向和定位装置。为防止导轮支撑臂在冲击载荷下发生疲劳断裂,在设计上增加了其厚度。包括箱体,箱体内设带有轧件通道的导板,箱体设冷却水口,导辊轴设油孔与油嘴连接,特点是箱体上至少设置一对轴线互相交叉的导辊,两辊轴线夹角为2α,两只带有弧面孔型的导辊倾斜地伸入至轧件通道中,构成近似椭圆孔型。当轧件穿过椭圆孔型时,导辊对轧件进行矫直、夹持和扶正,使其长轴以垂直状态顺利进入圆孔型或方孔型。优点是,构思新颖,结构简单、合理,使用时可以减少轧件扭曲和歪斜,减少轧件对导辊、轴承的冲击,延长导卫使用寿命,减少导卫损耗和更换频次,减少堆钢事故,有利于轧钢生产,减少轧件刮伤和轧辊错位,有利于提高产品正1品率。
由于四线切分导卫装配和使用精度要求很高,而国产导卫在材质选用、加工精度方面与进口导卫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,因此唐钢二钢轧厂棒材车间立足现有生产条件,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,摸索并总结出一套完善的四线切分导卫修配法,克服了国产四线切分导卫制作精度水平不足的缺陷,使修配后的导卫完全达到并超过了进口导卫的使用精度标准。由于导卫装置采用传统连接方式与轧机紧固一体,因传动链长、固定支点多,在生产中经常出现松动、卡死等现象,诱发轧制事故。修配操作法要点精心准备,对所有待修备件做好清洗、测量、筛选;准确预装,检验备件尺寸,对尺寸有微量差异的备件合理组合进行装配,达到快速组装效果;精密组装,各预装部件组装后仔细校验、调整,确保达到使用精度标准;精细检验,对组装好的导卫进行位置精度及附件功能的全1面检查,确保所有功能正常。